據《人民日報》報道,在10月剛剛落幕的“第二屆國際生物入侵大會”上,科技部“973計劃”生物入侵項目首席專家萬方浩披露,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速,中國確認的外來入侵物種已達544種,成為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公佈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中,入侵中國的就有50餘種,涉及農田、森林、水域、濕地、草地等幾乎所有的生態系統,對我國的生態平衡和生物安全造成極大挑戰。
  那麼,你瞭解什麼叫“生物安全”嗎?“生物入侵”又是怎樣的過程?為此,本刊在環保部自然生態保護司的支持下,特推出“生物安全”專欄,從科普角度系統解讀和報道有關生物安全的意義和生物入侵的生動案例。在本期欄目開篇,《環境與生活》依據多方資料來源,對中國有關生物多樣性及生物入侵的情況進行了梳理,試以問答方式解答讀者關心的有關我國生物安全的問題。
  人類不當活動破壞生物平衡
  問:怎樣理解一個國家“生物安全”的概念?
  答:生物安全涵蓋的範圍特別廣泛,不但涉及動物、植物與微生物的種植、培養、繁育、環境釋放、運輸、儲藏、加工與利用,還關係到人體健康與人類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等各方面。從國際法的層面上來看,首次提出“生物安全”概念的是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制定的《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下簡稱《公約》)。這份《公約》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法律保障,促使人們把生物安全和外來生物入侵、惡意生物資源勘探等活動,作為威脅生物多樣性的原因而加以關註。
  目前,國際上對“生物安全”的概念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的“生物安全”,是指生物物種不受人類不當活動的干擾和侵害,其個體總量處於動態平衡的穩定狀態。“人類不當活動”是指違背自然生態規律的開發、利用生物資源的生產活動、交易活動和技術活動。狹義是指現代生物技術的研究、開發、應用以及轉基因生物的跨國越境轉移等對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潛在的不利影響,及對其所採取的一系列預防和控制措施。
  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規模開發利用生物資源,各種生物技術的發明運用,使生物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外來物種的入侵、轉基因生物的蔓延、生物多樣性的銳減等問題,危及人類的未來和發展,甚至直接影響一個國家的安全。從環境角度來看,生物安全管理的焦點問題,有外來物種入侵防控、轉基因生物環境安全性管理、微生物環境安全性管理三大問題。
  人與整個生物多樣性系統關係示意圖
  中國是生物多樣性最富國之一
  問:那麼,我國的生物多樣性現狀如何?
  答: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12個國家之一,擁有森林、灌叢、草甸、草原、荒漠、濕地等地球陸地生態系統,以及黃海、東海、南海、黑潮流域大海洋生態系;擁有高等植物34984種,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動物6445種,占世界總種數的13.7%;已查明真菌種類1萬多種,占世界總種數的14%。
  而且,我國生物物種資源豐富,是水稻、大豆等重要農作物的起源地,也是野生和栽培果樹的主要起源中心。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栽培作物1339種,其野生近緣種達1930個,果樹種類居世界第一。我國還是家養動物品種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有家養動物品種576個。
  與此同時,我國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破壞比較嚴重的國家,生物多樣性下降的總體趨勢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資源過度利用、工程建設以及氣候變化嚴重影響著物種生存和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生物物種資源流失嚴重的形勢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總體發展態勢令人擔憂。如我國生態系統功能在不斷退化,具體表現為人工林樹種單一,抗病蟲害能力差;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內陸淡水生態系統受到威脅,部分重要濕地退化;海洋及海岸帶物種及其棲息地不斷喪失,海洋漁業資源減少。
  不容忽視的是,我國物種瀕危程度呈加劇態勢。我國野生高等植物瀕危比例達15%~20%;有233種脊椎動物面臨滅絕,約44%的野生動物呈數量下降趨勢,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下降態勢明顯。
  另外,我國的遺傳資源也在不斷流失、喪失。一些農作物野生近緣種的生存環境被破壞,棲息地喪失,野生稻原有分佈點中的60%~70%已經消失或萎縮;部分珍貴和特有的農作物、林木、花卉、畜、禽、魚等種質資源流失嚴重;一些地方傳統和稀有品種資源完全喪失。
  五大禍端威脅中國
  問:那麼,破壞我國生物多樣性平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答:我國生物多樣性受威脅的因素有很多,《中國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四次國家報告》歸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推進的時期,生物多樣性受到了很大壓力。
  過度墾荒、墾殖、超載放牧,造成許多野生動植物棲息地日趨萎縮。興修水利和建閘築壩造成湖泊、江河的隔斷,魚類洄游通道與種群交流被割斷。鐵路和公路建設使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破碎化,種群繁衍面臨直接威脅。工業廢物和生活垃圾的大量排放,農藥和化肥的大量施用,破壞了生物物種及其棲息環境,導致許多種類絕跡或種群數量減少。
  二是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對野生動植物資源進行過度乃至掠奪式開發,是造成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國雖然人工林或次生林面積近期大幅增加,但歷史上森林資源過度開發,導致大量野生生物棲息地消失。漁業資源過度捕撈現象仍十分突出,導致魚類資源急速下降和優勢魚種快速小型化。
  三是種植和養殖品種單一化。隨著新品種的開發和廣泛使用,栽培的作物集中在少數幾個品種,單一品種的推廣面積大幅度提高,而許多擁有重要基因資源的傳統品種遭到淘汰,甚至永遠消失。單一樹種的人工純林不斷發展,導致本地鄉土樹種喪失和生物多樣性減少,森林受病蟲害影響也日益嚴重。
  四是外來物種入侵。中國複雜的氣候和生態系統,使得外來物種極易找到適宜的生態環境。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佈的100 種惡性外來入侵物種中已有一半以上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造成的經濟和環境損失每年高達1198.76 億元。
  五是氣候變化。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預測,到21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1.1到6.4℃。越來越多證據表明,溫度升高、降水格局變化及其他氣候極端事件,已經對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造成了影響。
  根據聯合國公佈的千年生態系統評估的結果,目前氣候變化已成為威脅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且預計在今後的幾十年中,將越來越成為其變化的重要驅動力。
  世界主要生物群落區分佈圖
  中國積極應對
  問:威脅生物多樣性的問題日趨突出,我們都採取了哪些措施來輓救呢?
  答:《公約》是一項保護地球生物多樣性的國際公約,我國於1992年加入這一公約。《公約》規定,每一締約國要根據國情,制定並及時更新國家戰略、計劃或方案。1994年,我國發佈《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確定中國生物多樣性優先保護的生態系統地點和優先保護的物種名錄,明確了7個領域的目標。1997年底,國務院批准《中國生物多樣性國情研究報告》,確定了1996~2010年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持續利用國家能力建設的目標。1999年,原國家環保總局編製《中國國家生物安全框架》,提出了中國國家生物安全管理的政策和法規體系框架。
  在法規方面,國家先後發佈了《野生動物保護法》、《森林法》、《草原法》、《畜牧法》、《種子法》以及《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等一系列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法律;頒佈了《自然保護區條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和《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等行政法規。
  有關部門先後組織了多項全國性或區域性的物種調查,建立了相關數據庫,出版了《中國植物志》、《中國動物志》、《中國孢子植物志》以及《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物種編目志書。相關部門在各自領域開展物種資源的科研與監測工作,建立了相應的監測網絡體系。
  環保部副部長李乾傑2012年在“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論壇上介紹,截至2011年底,我國共建立各種類型、不同級別的自然保護區2640個,面積14971萬公頃(其中陸域面積14333萬公頃,海域面積638萬公頃)。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35個,面積9315萬公頃,初步形成了類型比較齊全、佈局比較合理、功能比較健全的自然保護區網絡。國家林業局官網顯示,到2012年底,全國共建立森林公園2855處,規劃總面積1738.21萬公頃。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764處、國家級森林旅游區1處,總面積1205.11萬公頃;省級森林公園1315處,縣(市)級森林公園775處;還建立了數百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國家地質公園。另據國家海洋局信息,到2013年初,我國已有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23處、國家級海洋公園18處,總面積達4349平方公里。
  此外,國家設立了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農業、林業等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體系基本形成;建立了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協作組,成立跨部門的動植物檢疫風險分析委員會,相關部門設立了外來入侵物種防治的專門機構。可以說,國家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是做了不少開創性工作的。
  亟須建立生物多樣性預警體系
  問:那麼,我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答:1994年以來,《行動計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已基本實現,積極推動了我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工作。不過,生物多樣性保護法律和政策體系還不完善,生物物種資源家底不清,調查和編目任務繁重,生物多樣性監測和預警體系尚未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投入不足,基礎科研能力較弱,應對生物多樣性問題的能力不足,還有全社會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尚需提高,這都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存在的問題。
  要保護生物多樣性,以下的重重挑戰也是不容忽視的。比如,城鎮化、工業化加速威脅物種棲息地,生態系統承受的壓力增加;生物資源過度利用和無序開發加劇了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環境污染對水生和河岸生物多樣性及物種棲息地造成影響;外來入侵物種和轉基因生物增加了國家生物安全的風險。需特別指出的是,生物燃料的生產對生物多樣性保護構成新威脅。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還有待評估。
  未來二十年的總體目標
  問:面對這麼多新的問題,政府有些什麼樣的規劃?
  答:由於我國生物多樣性下降的總體趨勢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為應對這些新問題,在1994年發佈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基礎上,環保部與20多個部門和單位歷時3年,於2010年編製完成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下簡稱《戰略與行動計劃》),提出我國未來20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總體目標、戰略任務和優先行動。力爭到2030年,各類保護區域數量和麵積達到合理水平,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同時形成完善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法律體系和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機制,讓保護生物多樣性成為公眾的自覺行動。
  為了響應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號召,2010年,國家專門成立了由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擔任主席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發佈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中國行動方案》,以實際行動表明中國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決心。
  這份《戰略與行動計劃》從生態系統類型的代表性、特有程度、特殊生態功能,以及物種的珍稀瀕危程度、受威脅因素、科學研究價值等因素綜合考慮,劃定了3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包括大興安嶺區、三江平原區、祁連山區、秦嶺區等32個內陸陸地及水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以及黃渤海保護區域、東海及臺灣海峽保護區域和南海保護區域等3個海洋與海岸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問:能舉出一些具體的保護措施嗎?
  答:根據《戰略與行動計劃》設立的目標,未來政府在區域規劃、政策法規制定、評估監測、就地與遷地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入侵物種及轉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公眾參與等方面,有至少30個優先行動要實施。
  比如,林業、農業、建設、水利、海洋、中醫葯等生物資源主管部門,需制定與本部門相關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計劃;探索不同類型自然保護區的社區共管模式,開展社區共管試點與推廣;開發生物多樣性預測預警模型,建立預警技術體系和應急響應機制,實現長期、動態監控;建立健全瀕危物種評估機制,定期發佈國家瀕危物種名錄;建立各類生物資源的基因庫、資源庫;完善外來入侵物種快速分子檢測等技術與方法;建立和完善口岸檢疫設施,按地區、行業部門的需求建設引種隔離檢疫圃與基地、隔離試驗場與檢疫中心;建設物種遷徙廊道。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社會公眾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強大力量,我們要在今後的工作中形成舉報、聽證、研討等形式多樣的公眾參與制度;依托自然保護區、動物園、植物園、森林公園、標本館和自然博物館,大量宣傳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提高公眾保護意識;倡導有利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消費方式和餐飲文化。 葉曉婷/整理
(編輯:SN05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b10ebeyu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