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陳捷生 通訊員/陳立雄 程琛)今年“雙十一”期間,各大電商推出各種優惠活動,吸引廣大網民購買,不法分子也將目光瞄準了這一盛大的購物狂歡節。廣州市公安局新聞辦公室12日向媒體通報:11月11日,110報警服務台接報的涉及網絡購物的詐騙警情有所上升,目前警方正全力開展相關偵查工作。警方同時提醒廣大市民,在網購時要增強防範意識,小心上當受騙。
  據分析,涉及網購的警情多集中在居民區、商業場所或學校等區域。從主體特點來看,廣州市90%的網購受騙事主為30歲以下的年輕人,多為公司白領、高校學生等,喜歡追求新鮮事物和享受快捷服務,文化程度普遍較高,但防範意識薄弱,易遭受詐騙侵害,其中近九成的事主是通過網上銀行、支付寶等網絡渠道付款。
  而不法分子的詐騙手法,除了以往的以虛假信息吸引買家購物的詐騙手法外,各類新型的詐騙手法也層出不窮,比較突出的有:一是冒充支付寶客服以退款為由騙取費用,嫌疑人自稱是支付寶客服,打電話給事主稱事主網購款項因支付寶故障付款異常,要求事主重新付款購買,或者要求事主登錄“退款網址”(釣魚網站)填寫資料騙取事主資金,該類警情約網絡購物詐騙警情的占30%;二是利用微信朋友圈實施購物詐騙,隨著微信的普及,許多人的微信朋友圈內都會出現一些購物或代購信息,由於缺少第三方監管平臺,部分嫌疑人在朋友圈上發佈虛假低價購物信息,騙取群眾匯款購買,該類警情中部分嫌疑人使用的是真實身份信息註冊;三是利用快遞貨物需要交手續費或押金等理由騙取錢財。嫌疑人通常稱事主貨物特殊需要額外支付手續費或押金,以此騙取事主轉賬付款,多見於海購、代購或購買寵物等。
  針對不少被騙者上當的原因在於個人的“一時貪念”或者“疏忽大意”,廣州警方提醒廣大網民要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即:一是要理性消費,儘量不在支付寶等虛假賬戶入大額現金;二是要及時更新電腦上的殺毒軟件;三是如果在網絡購物時突然發生不能交易的問題,要先中斷支付,撥打相關電商的官方電話進行核實後再操作;四是接到所謂“客服電話”時要多個心眼,要向官方網站核實對方真實身份;五是扔掉快遞包裹前要先把快遞單上的名字、手機號、地址等信息抹去。
  “五不要”即:一是不要在沒有信譽的購物網站購物;二是不要輕信超低價格的商品;三是不要輕易點開陌生人發送的鏈接;四是不要隨意在傳銷單上填寫個人信息;五是不要讓陌生人隨意操控自己的電腦,特別是與網銀相關的運作。  (原標題:微信朋友圈代購存陷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b10ebeyu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